万利富达2021年致投资者的信

深圳市万利富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  2021-01-26 本文章427阅读

万利富达2021年致投资者的一封信


微信图片_20210126155349.jpg


一、2020,在不安的时代笃定前行

2020年倏忽而逝,这注定是一个不安的年份:疫情蔓 延、洪灾肆虐、国际纷争、巨星陨落......时代变局就像潮水一般扑面而来,使得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。这一年,从企业家、投资者到普通老百姓,大家深刻感受到这个世界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。
 
然而,回望过去,又有哪一年是确定的呢?2019年,贸易战升级、香港风波骤起;2018年,贸易战的开端、金融去杠杆、p2p大面积暴雷;2017年,英国脱欧、朝鲜导弹试验;2016年,A股熔断;2015年,A股股灾......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随机的、复杂的、不确定的。
 
但是,即便在这个黑天鹅(或者灰犀牛)横行的五年,我们依然取得了+253.30%的回报率(费后),近五年复合回报率达到+28.71%(费后),合计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180个百分点。 这份长期的成绩单,以及我们组合内优质企业的持续成长,也间接证明了一点:即使身处不安的、不确定的时代,我们依然可以寻找确定性,依然可以有所作为。
 
通常,人们习惯将历史用线性的、平稳的方式展开,这种做法低估了随机性和不确 定性。我们更愿意践行的思维方式是——首先就承认世界发展、行业变化、企业经营的随机性,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我们的投资。
 
1)不追求短期的完美
 
如果追求短期的完美,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将组合高度集中在单一风格或行业上,或者尝试精准地把握风格切换。然而,即便再优秀的一家企业,其经营增长、竞争格局、治理结构等都多多少少伴随着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;同时,再优秀的投资人也都存在着很强的局限性,存在着犯错的可能,反而越是优秀的投资人,越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。因此,基于以上两点,一个追求短期完美的投资组合,大概率也将面临更大的未知,我们需要常怀敬畏之心,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、低估世界的复杂。
 
2020年下半年的风格切换行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上半年,疫苗、器械、半导体,包括调味品等等细分领域被市场高度关注,短期看,一个集中在上述行业的组合将会获得超额收益,然后下半年风格变化:部分疫苗和器械企业最大回撤40%+,半导体行业最大回撤30%+,部分调味品企业也回撤了20%~30%......这是在单一行业或企业上孤注一掷,所需要承担的风险。
 
在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和局限性因素的基础上,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均衡的、非相关性的组合,涵盖“5+X”——消费、医药、金融、先进制造、科技等多个长坡厚雪的行业,在这里寻找符合我们期望值的优秀企业(注:期望值=概率*赔率)。在历史上的多次危机之中,这样的组合都帮助我们实现了更小的回撤和更快的净值恢复,例如,在下半年部分行业的大幅调整中,我们产品的最大回撤约1%~2%,并在之后实现连续三个月新高。
 
有时候,过分追求非相关性,会致使投资者踏出能力圈,而我们的整体策略依然需要搭建在能力圈原则的基石之上。对此,巴菲特在1965年的之股东信中如此描述过:

“    说实话,要是有 50 个不同的投资机会摆在我面前,每个机会都有每年领先道指 15 个百分点的数学期望值,这再好不过了。要是这 50 个投资机会的期望值是不相关的,我可以把我们的资金分成 50 份,每个机会投资 2% 的资金,然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......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......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,我们也就能找到为数不多的投资机会。

 

有一点我非常肯定......无论资金量是 1000 美元,还是 10 亿美元,一个投资组合,要是其中包含了一百只股票,就肯定不符合逻辑。在投资组合中加入第一百只股票,它拉低整个投资组合数学期望值的弊,远远大于平滑组合业绩波动的利。


——摘自《1965年伯克希尔致股东信》


因此,我们不会刻意追求短期的完美,我们也并不执念于每时每刻跑赢市场基准,我们追求的是一个以能力圈为前提的、均衡的组合,我们坚信这是一个长期的、可持续、可复利的系统,可以使我们的组合在下一个10年、20年依然健康地发展,或许,这才是真正长期的“完美”。
 
2)“三维”坐标轴——生意、治理、估值
 
投资那些由德才兼备的管理层所带领的、具备优秀生意模式的卓越公司——这或许是在不安的时代获取可持续回报的最佳方式。
 
任何一家企业,我们都会把它放置在一个立体的“三维”坐标轴中,然后评估其投资价值。其中,X轴对应着生意模式、Y轴对应着治理能力、Z轴对应着估值水平。
 
X——生意模式。世界是多元的,生意模式也分为三六九等,优秀的生意模式包含多个要素,如强大的品牌力、有效的定价权、巨大的网络效应、广泛的规模效应、独特的竞争格局、广阔的成长空间等,在这些商业要素的驱使之下,优秀企业往往能不断产生可预期的、充沛的自由现金流,并持续增长。
 
Y——治理能力。在不确定的年代,我们更需要与确定优秀的管理人同行。优秀的管理层具备什么样的品质?首先,我们希望他们是低调、朴实、关注投入产出、聚焦股东长期利益的管理人;其次,在更高的层面,企业文化和授权分利的机制也同样重要;同时,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商业环境,国企和民企的治理应该当采用差异化的标准,前者的关键在于激励(担心动力不足),后者的重点在于稳健(担心过于激进)。某种程度上,企业的治理能力恰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底层原因。
 
Z——估值水平。兼顾X轴和Y轴的公司,我们可以视之为“好公司”,但从投资的角度,我们依然要考虑估值。估值方式是标准化和艺术化的结合,我们相信,不加选择地买入低PE或者低PB的策略是欠妥的,同时,盲目地在跨行业之间进行估值比较,是极具高难度的。我们所理解的价值投资,是购买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企业,这样的理念具备的前瞻性,因为它充分考虑了风险调整后的长期现金流。
 
整个2020,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直观地认识到世界的复杂和多元:2月份,多数专家预测新冠影响不会超越非典,然而全球疫情至今仍然蔓延;3月份,全球股市暴跌,人们陷入“金融危机”的恐慌,然而无论A股还是美股,最终都实现良好的回报;上半年,很多专家都在担忧外需疲软,然后下半年中国却成了“世界工厂”,出口高度景气......由此可见,往往越是宏大的事物,越是难以预测,相反,通过聚焦微观,反而能找到可靠的确定性。正如我们在3月报所做的那样:

我们始终关注的是一批中国的优质资产,其长期内在价值几乎没有发生变化,估值也处在合理、甚至偏低范围。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中,这批优秀的企业取得了持续稳健的业绩增长和市占率提升,这归功于竞争格局、定价能力、治理能力等多种竞争优势。未来,持有一揽子优质企业的组合,将持续给投资人创造丰厚的长期回报,而‘黑天鹅’事件和市场短期风格切换,都会带来优质资产的估值走低,这反而给我们提供了逢低买入的机会。

——摘自 万利富2020年3月报《枯树前头万木春》


2021年或者更远的未来,世界依然会伴随着不确定性,我们依然身处在不完美的时代,但没有哪个时代是完美的。即便如此,我们依然坚定地做一个“罗曼·罗兰式”的乐观主义者,穿越迷雾、关注简单、探寻本质、笃定前行。时间和耐心,一个硬币的两面,这是我们理念的精华,也将是我们和投资人们共同的宝贵财富。


二、行业展望


1)消费


2020年下半年,乳制品涨价打响了消费品价格升级的第一枪,不出意外的话,接下来的1~2年,我们还将迎来调味品、榨菜、白酒,甚至家电产品的涨价潮,如果采用更加严谨的阐述——我们正处于消费品的提价长期进程中。
 
商品定价是一门学问,需要充分考虑产成本、竞争和价格弹性等因素,因此在投资层面,也应该具体问题,具体分析。以白酒来说,其生产端是工业化、标准化的,但消费端是个性化的、精神化的,所以优质白酒企业的提价不会影响产品销量。以乳品、空调等产品来说,其提价的过程伴随着上游原奶、钢铜材料的价格上涨,那么这个细分领域实现的更多是营收的增长,而不是盈利能力的提升。
 
我们试图寻找能够长期跑赢通胀的产品或服务,最好单位成本处于可控范畴。以某调味品为例,其单价复合增长率约8%,而单位成本的复合增长率仅3%,这驱动着收入和利润率的持续提升。但是,我们的思考并不局限于此,更进一步搞清楚单价长期发展、成本可控的核心是什么?比如品牌溢价、产品差异化、定价权、产业链话语权,或者价格低敏感度等。——具备这类特征的消费品企业,是我们在DCF思维框架之下不可忽视的长期机会。

 

图片 

 1 以某消费品企业为例,在单价和成本的驱动下,利润率双升(来源:wind)

 

除此之外,我们看到了消费品的品牌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,一个是新生代的品牌通过新的营销方式迅速的成长,另一个是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的国货之光重焕新生。我们认为,这是同一个底层逻辑的一体两面,其核心都是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,以及贸易战和疫情之后的国民信心增加,所形成的对优质国产品牌的接受度提升。
 
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下,在各个细分消费领域都会出现一批产品力和品牌力强,具备全国化渗透能力的优质企业,他们可能知名度已经很高但渗透率依然不高。好产品+低渗透率的组合,是我们非常喜欢的击球区。

2)医药
 
集采——医药行业的变化正围绕这个关键词展开。纵向看,医药产业链的话语权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单一支付的大买方——医保成了行业的达摩克里斯之剑,同质化、弱创新、销售依赖型的医药公司将持续受到盈利能力的压迫。
 
然而,医药行业的长期逻辑始终成立——中国的GDP仍处于快车道,医疗支出毫无疑问也将保持对应的长期增长水平,这就意味着医药市场规模的总量依然会不断扩大,不管是发散式创新的药、还是迭代式创新的械,只要具备持续的研发能力,并能够满足国产替代的迫切需求,同时通过非单一赛道,来抵御集采的负面影响,这些企业在经历行业的阵痛之后,都会由于自身强大的生存能力而更加脱颖而出,分得更多的蛋糕。

   表2:医药公司研发支出呈加速(来源:wind)

图片

 

2021年12月22日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、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正式在上海张江挂牌。双中心致力于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平台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合作平台、服务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平台。
 
这一举措表明,即便集采持续深化,国家对于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依然是扶持的,未来优秀国产产品的审批或许还会加速。我们要做的是,继续保持组合内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,找到免疫集采、并能产生强大预期现金流的优秀企业,从而在医药医疗行业取得长期收益。
 
3)金融
 
金融行业,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于稳定性,银行的息差和利差、保险的保费端和投资端——金融公司的盈利模式存续了上百年,且几乎不随技术变迁而改变。同时,银行和保险的经营资质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,某种程度上,也维护了竞争格局。
 
但是,无论银行、保险、证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具有一定共性,属于相对同质化的行业,因此,在这里做投资,尤其需要精挑细选管理水平出众的、存在高度差异化的金融公司。以银行业为例,什么是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管理层?当竞争者拘泥在对公业务的时候,优秀的管理层率先做出零售布局;当竞争者刚刚开始关注零售业务,优秀的管理层已经开始向互联网转型;当竞争者陷入“频繁发行普通股来补充资本金,以支撑风险加权资产增长”的怪圈,优秀的管理层却在关注增长的质量和股东的长期利益......放在长期视角之下,中国经济发展确实处于向中低速增长的转型期,但依然是全球各大经济体中最值得投资的,距离发达国家的低利率、负利率还很远,在这个过程中,越是具备忧患意识的管理层,越是能让自己的企业在竞争的河流中脱颖而出,也恰恰越能令投资者感到放心。

 

图片 

 具备管理优势的金融企业,ROE开始展现出差异化(来源:wind

 

4)先进制造
 
如果说疫情是一把淬火,那么,它正在锻造出优秀的先进制造龙头企业。
 
站在长期的视角观察,无论高附加值或低附加值,中国制造业最大的一个机遇就是产品或服务的全球化。放眼周遭,中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企业也确实具备着独特的竞争力,包括:规模和成本优势、供应链响应速度优势、劳动力素质优势等等,这给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提供了稳定的基础。

 

图片 

 4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变化(来源:wind)


 

我们以轮胎行业为例,中国的头部企业正在从三个方面构筑竞争力:1)用更低的成本,生产国际水平的产品,同时价格仅国际对标企业的一半;2)在全球范围内,布局更低的生产方式,巩固自身的全球竞争力;3)持续地从To B向To C转型,提升产业链的话语权和盈利能力。
 
其他细分领域也正在发生同样的逻辑,包括汽配行业、家电行业、工具行业等等,只是全球化的程度各有不同。拉长看2018~2020这三年,这样的格局越发清晰,无论疫情、贸易战,还是反倾销,最终的结果都是中国的龙头企业迎来份额的逆势增长。

 

5)科技
 
当研究科技公司的时候,我们在研究什么?整体看,我们的策略并无二致,依然把核心放在生意、治理和估值层面。而更微观地讲,2020年我们有两点崭新的观察:
 
——线上正快速改变线下不妨以一家“闷声发大财”的中国公司——SheIn为例,这是一家跨境快时尚电商公司,对标的是欧洲线下快时尚之王ZARA。后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快速的周转,最快 14 天时间就能将衣服制作完成送往门店。然而,SheIn——这家中国垂直电商的出现正在颠覆ZARA的核心优势,在中国高效供应链的基础之上,没有门店、完全线上销售的SheIn,其周转效率比ZARA还快50%。本身已经形成的替代之势,在疫情下更是呈加速度发展。线上改造线下,本质是通过成本和效率的改进,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,而SheIn只是这其中的一个案例,更多的商业变迁还发生在零售、本地生活等方方面面,这里面蕴含着长期的投资机会。
 
——运用“整体法”看科技。尤其是多元化经营的互联网公司,如果每个业务独立评估,很难归纳其竞争优势,比如腾讯的游戏、美团的外卖、小米的硬件等。而跳出来评估的好处是,将多触角的科技公司当做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,细分业务则是这个整体的重要构成,这样看,部分科技公司的竞争优势则显而易见了:

将该公司的整个商业模式视作一个“超级商场”,高粘性的社交网络用户构成了这个商场稳定的“地基”,而游戏、投资、支付等业务则对应着商场衍生出来的、各式各样的商业模式,在这样的框架之下,该公司的每一个业务板块的竞争优势立马变得清晰——依然以游戏为例(其他业务同理),虽然游戏会遇到生命周期和爆款随机的问题,但强大的社交网络已然成为了最大的游戏分发渠道,这使得公司的游戏产品得以持续接力,并持续成为行业主角,这就构成了该公司游戏板块的竞争优势,并且,这样的竞争优势独一无二。

——摘自 万利富达2020年12月报《砥砺前行又一年》


科技,并不总是瞬息万变的。随着注册制的放开、中概股的回归,越来越多真正的优质科技公司进入了我们的视野,它们同样格局稳固,并能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,而这类科技公司正逐步进入我们的“击球区”。


四、大盘股和小盘股

2021年的伊始,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,根据wind数据显示,截止1月7日,1000亿+市值的公司近5日涨跌幅为9.01%,50~100亿市值的公司近5日涨跌幅为-0.72%,10~50亿市值的公司近5日涨跌幅为-4.20%。于是,市场再次掀起了关于“大盘股和小盘股”的争论。
 
既然是论证,必然要从客观数据着手。杰里米·西格尔统计了1926年~2006年市值由大到小分成10类的股票回报率,长期看,市值的大小对股票回报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甚至最小市值的那一类公司回报率最高的14%——当然,贝塔值也相应更高。如果剔除最大和最小的两类,其余的每一类公司的长期复合回报率都落在了11%~12%之间。

 

  表5:根据市值大小排序的4252只股票回报率统计(来源:《股市长线宝典》)

图片


 

一直以来,我们的长期主张是“不以市值大小,论投资机会”——大市值,并不意味着强竞争优势;小市值,也并不代表绝对弱竞争优势。大市值公司或许在规模、成本、品牌等层面取得领先,但小市值公司同样能在产品、技术、投入产出等找到差异化,很多德国、日本的所谓“隐形冠军”往往诞生于此。最终,不管是大盘股,还是小盘股,如果从投资的角度出发,依然离不开我们的“三维”企业评估坐标轴——生意、治理和估值,卸下对于市值大小的偏见,才能持续找出超额的市场机会。


五、锚住价值,锚住下一个十年


时间的最佳魅力在于它的长度。现在,我们正处在21世纪20年代的开端,而何不以“十年”的维度,再次思考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?
 
下一个十年,依然是属于优质股权资产的十年。工业革命之后,世界生产力呈指数型增长,200多年以来,股权资产所产生的回报持续高于人力、物质等要素,也长期跑赢通货膨胀,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规律。下一个十年,优质的上市公司ROE依然能保持10%~15%(甚至更高),而房子、债券等其他资产将如逆水行舟。

 

   表6:沪深300指数ROE、余额宝年化利率、租金回报率对比(来源:wind)

图片 

 

下一个十年,依然是属于中国的十年。放眼世界,多数主要经济体已经开始面临增速停滞、人口老化等棘手问题,而至少在接下来的十年,中国人口结构仍处于“壮年”,根据Macrobond的预测,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欧盟,2030年将超越美国。更重要的是:改革深化、制度优势、工程师红利、扩张的中产阶级、巨大的消费市场等要素将为中国的发展保驾护航。而在“十年”的时间维度之下,中国依然有很大的改造空间——国企改革、国货崛起、科技升级.....这些都是我们未完全开发的金矿。

 

图片 

 中国经济总量即将于 2030 年超越美国(来源:Macrobond

 

下一个十年,更是价值驱动的十年。无价值、不投资,越是拉长看,价值的作用就会越显著。而下一个十年,A股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的比例将持续挤压个人投资者,投资者应当选择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卓越管理人为伍,因为价值发现能力、企业穿透能力、坚守和耐心等因素,将成为大家长期回报的有力支撑。

 

图片

 8  A股机构化之路(来源:wind)


苏轼说,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。下一个十年,世界依然会时不时冒出一些“黑天鹅”,但是,在这个不完美的时代,我们依旧可以锚住价值,找寻属于自己的确定性机遇。
 
尊敬的投资者,未来已来,这将是焕然一新的时代,我们愿携手大家穿越这时光之海,共享这盛世的硕果。

提前祝各位新年快乐!


(注:文中提及标的、案例为讨论需要,同时,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,不构成投资建议,公司保留解释权。



一键咨询